文艺厦门。浪漫的地方很多,鼓浪屿、厦门大学、曾厝垵等等。但比起文艺,我更喜欢八城这样烟火四溢、洋溢着老厦门活力的地方。但如果选一个比较遗憾的地方,可能就是沙坡尾了。一直以为沙坡尾是文艺之地,早年就听说过。但是看到之后,我觉得很遗憾。
沙坡尾是厦门港的发祥地。始建于明代。清代曾作为避风港和台湾出入境口岸,生意十分兴隆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作为厦门岛唯一现存的老式避风港,这里既是老厦门人的精神寄托,也是这座城市文化的缩影。
早期的沙坡尾是一个弧形的海湾。这一带的海湾呈月牙形,金色的沙滩连成一片,故有“玉沙坡”的美誉。多年来我一直想看到它。直到2019年1月来到这里,昔日的弧形海湾和金色沙滩已经被岁月抹去,焕然一新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眼前的沙坡尾是老城区的一角,背靠现代都市。
骑楼倒映在避风塘,还有文创店、小吃店、旅游纪念品店,散发着网红的感觉。今天,它的名字叫沙坡尾市场,是厦门最早、规模最大的创意市场平台。
美食集市、设计工艺品集市、酒鬼集市等100多位青年创业者汇聚于此。
发展形式有每月一次的主题市集、周末市集、文艺夜市等,市集文化虽然充满青春、自由、创意和包容。但它明显有曾厝垵的影子。沙坡尾有没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曾厝垵?
经过300多年的避风港历史,周边街巷名称仍保留原貌,部分老建筑、民居也尽可能保留了下来。不过随着城池的建设和演武大桥的修建,再也没有大船可以进入沙坡尾了。作为厦门的一个港口,它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。但文化市场是其转型后的另一个身份。
如果沙坡尾能以另一种身份继续生机勃勃就好了,现在已经拆除了,只剩下临港街了。
这条街分为两段,一段叫大学路,一段叫民族路。在我的印象中,沙坡尾好像被砍掉了一半,只留下一小块让人思考。散落在老房子之间,艺术区、咖啡馆、餐厅、花店星罗棋布,成为闹市的“文艺天堂”。
高楼下,古建筑之间,或穿梭于几十年前的旧物堆中,或静静躺在艺术舞台上,偷看楼下自拍的美女。说实话,我很喜欢这种情感上的小释放,但又怕最后的结局是“声嘶力竭心空”。
与老厦门的深刻记忆相比,如今的沙坡尾只剩寥寥数语。
当复古遇上文艺,我们看到的是当拆迁遇上包装,港湾的历史与生活已经搁浅。有人评价它是“闹市中的一份宁静,古老而不朽”。老实说,这有点猜想。上个世纪的小渔村风貌一去不复返了。现在有很多小资的小店,文艺创意,结合古建筑,确实文艺,但明显少了点什么。
如果用“文化缩影”来形容这里,那就是“缩小”了。站在避风港,看着眼前仅存的拱廊,我挣扎着。这是好事还是坏事?没有功能的沙坡围如果不改造,它的荒凉自然会因城市建设而彻底消失,但一旦拆除重建,崭新的沙坡围也将得到灵魂的整顿。
改造与文化保护不能共存共荣吗?至少,我看到的沙坡尾让我感到有些遗憾。但就这样,它就像繁华的八城一样,在我心中占有一席之地。幸运的是,其中一些被保存下来,延续了避风港的文化特征。
重要的一点是,除了文艺,还有烟花。
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对市井文化和烟花这么着迷。在市场面前,艺术和优雅往往是候选者。有朋友说沙坡尾改造后还是很破旧。你怎么理解“老”?
就像有些人不喜欢夜市,认为夜市“又脏又乱”。
我的理解是:“旧而不破”是文化留下的历史见证,“破而不旧”是被历史遗忘的见证,也是我们忽视的见证。在我们的生活周围,有太多的古建筑和传统的东西被遗忘和忽视了。
所以,我不同意我朋友的看法。
随着旅游业的发展,希望沙坡尾不要成为第二个曾厝垵,更不要成为网红聚集地。在城市的发展中,它保留了原有的风貌,并希望继续保持其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。让厦门人追忆往昔岁月,让游客体验厦门旅游的多元文化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