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据江苏、浙江、山东等地几家棉纺厂反馈,受5月下旬郑棉大幅回落、ICE期棉主力合约再次跌破80美分/磅引发港口保税、船货棉花报价应声下滑的影响,近一周多来国内棉市价格整体下调400-500元/吨(含疆内外仓储库);再加上5月中旬大部分棉纺厂纷纷试探性上调棉纱报价(40S及以下棉纱涨幅多在200-300元/吨,高支纱高配涨调涨稍大),因此近几日纱厂即期利润较5月上中旬好转,40S以下棉纱亏损面减少,一些中小纱厂已基本产销持平,对开机率维持相对高位形成支撑。
从调查看,由于内需订单进入淡季,新增床上用品、家纺及秋季服装需求减弱,外销来单仍以短单、散单、低利润为主,因此部分棉纺织厂纱布累库率呈缓慢回升状态,经营形势短线景气度不高。山东德州某7万锭纱厂表示(含气流纺),截止目前,C60S及以上走货仍较快,基本没有库存,利润虽较4、5月有所下降,但仍表现不错;40S及以下环锭纺纱、OE纱的表现并不十分理想,布厂、贸易商询价、补库操作越来越谨慎,刚需拿货为主,尽可能不新增棉纱库存。该厂5月下旬开机率仍维持85-90%,并没有实行减产、降产能措施,除棉纱库存仍处相对低位外,还与2023年1季度以来向混纺纱、新型纤维纱、高支高配棉纱转产有直接关系。
江苏某纺企表示,与近期国产棉纱报价持续小幅反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港口保税、船货外纱报价却一直疲软回落,尤其印度棉纱已阴跌超1个月,内外棉纱价格虽仍处“倒挂”状态,但已下滑至500-600元/吨,较前几个月明显收窄;再加上部分贸易商采取“明降暗也降”操作模式(对于实单让利空间扩大),进口棉纱受到国内布厂、贸易商的更多关注的同时,不仅削弱对进口棉纱采购积极性,且对国产棉纱替代性加大。
标签: